据中国固废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共发生67起收并购事件,收并购交易总金额超过366亿,在今年上半年环保领域的收并购中,不仅延续以往环境领域收并购特色,还要重点关注两大收并购趋势:一是:更多环保企业涌入新能源领域,在去年年底开始就隐约出现征兆,今年这一趋势愈加显现出来,很多环保企业以不同路径规划涉足新能源领域;二是,在强化“ESG”评级背景下,更加推动了其他行业企业跨界收购环保企业的现象,通过环保企业的加持,加速企业实现低碳目标。
进入“十四五”的深耕之年,各行产业结构和行业发展都走向精细化,环境产业发展也迈入攻坚之岁。如《“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对污水资源化、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等细分领域发展都提出更加精细化和明确的要求。为实现资源的整合,重组产业链,推动环保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虽有疫情阴霾笼罩,但今年上半年环保领域的买买买和卖卖卖也并未按下暂缓键。
据中国固废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共发生67起收并购事件,收并购交易总金额超过366亿,其中规模最大、耗时最久的,当属城发环境吸收启迪环境一案,因“蛇吞象”的交易形式广泛引起业内关注,但这桩收并购案至今还没有明确的下文,最终走向充满不确定性,中国固废网将持续关注未来这桩收并购案的走向。
在今年上半年环保领域的收并购中,不仅延续以往环境领域收并购特色,还要重点关注两大收并购趋势:一是:更多环保企业涌入新能源领域,在去年年底开始就隐约出现征兆,今年这一趋势愈加显现出来,很多环保企业以不同路径规划涉足新能源领域;二是,在强化“ESG”评级背景下,更加推动了其他行业企业跨界收购环保企业的现象,通过环保企业的加持,加速企业实现低碳目标。
资本运作市场诡谲风云之中,除去双向奔赴、双方共赢的成功收并购案外,上半年也有不少收并购因商誉接连暴雷、中小股东抗议等原因而抱憾。
例如,中金环境于今年2月,叫停收购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100%股权、无锡市固废环保处置有限公司100%股权,对于此次终止收购的原因,公告指出,鉴于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自筹划以来已历时较长,市场环境较本次重组筹划之初发生较大变化,中金环境认为现阶段继续推进本次重组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风险。据媒体报道,在买买买不停的道路上,中金环境商誉减值约28亿,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式发布交易终止公告前,中金环境收到深交所下发问询函;另一桩引起行业关注的案例是葛洲坝终止收购博天环境,博天环境进入债权重组,(相关阅读:*ST博天最新公告:葛洲坝生态终止受让5%股份)。而就在六月的最后一天,博天环境发布公告招募和遴选重组投资人(相关阅读:博天环境公开招募和遴选重整投资人)。
现象级特征明显——“国资更深入参与到环保市场”
虽然环境产业内头部民营企业的一波混改潮已经逐渐落下帷幕,但近年来国资企业更深入整合环保资源的脚步愈加明显,他们多以收并购方式加速环保资源的重组和优化。
据中国固废网不完全统计了解,今年上半年四川、浙江、河北等多地地方国资企业都表现出了对环保市场的深入参与趋势,借助收并购方式整合地方环保资源。
1.四川:川能动力买卖荣登榜首,“环保+新能源”两手抓
短短半年内,川能动力动作频频,接连出现数10起环保相关收并购事件,是上半年统计收并购企业中买卖次数最多的企业,数10起收并购中斥资8.04亿元收购川能环保更加引起行业的关注。
今年1月,川能动力关联重大资产交易,从四川能投手中斥资6.17亿元,购买川能环保51%股权,布局环保业务。川能动力收购川能环保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就此与四川能投签订《业绩补偿协议》,四川能投承诺川能环保2021年、2022年、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21,540.52 万元、16,571.16 万元、12,072.35万元。从川能环保公布2021年业绩情况可知,2021年净利润为24,338.17 万元,实现业绩承诺目标。
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川能动力在今年5月,通过自有资金增资2亿的形式,增大川能动力持股比例,最终持股川能环保70.55%,四川万宏同意放弃同比例增资。依据层层股权穿透图显示,四川万宏隶属于四川人民政府,交易前后,川能环保仍属于四川能投控制之下。
从川能动力对川能环保增资控股一事发布的公告来看,此次地方国资企业之间的资源置换中,除去借助增资扩股形式优化川能环保资本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外,川能动力两次收购均将募集和自有资金用于纾解川能环保项目和债务资金困难。川能动力此次增资旨在用于巴彦淖尔垃圾发电项目建设资金2.5亿元,长垣二期垃圾发电项目建设资金1亿元,剩余资金用于偿还银行债务。
今年上半年一举控股川能环保外,川能动力还多次布局新能源发电产业。
4月,与启迪控股签订协议,受让北京启迪清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70%股权;5月,川能动力发布公告,将收购川能风电30%股权、会东能源5%股权、美姑能源49%股权、盐边能源5%股权、雷波能源49%股权;6月,川能动力以现金1.246亿收购四川能投鼎盛锂业有限公司46.5%股权。
除了买买买,川能动力为强化风电业务和外部企业合作,于今年5月,将四川能投锂业有限公司5%的股权以1.487亿价格转让给四川路桥,拟能够以此为契机构建与四川路桥在风电、光伏和锂电产业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展开发新业务,依托各自丰富的管理、技术、项目资源和品牌优势,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2.浙江:杭钢集团吸收上市国资,内部环保资源重整
菲达环保吸收并购紫光环保一事在今年上半年仍在继续推行,菲达环保自去年起就开始推进收购紫光环保事宜,拟斥资9.15亿购买杭钢股份持有62.95%股权,6月10日,这一桩耗时约一年的收并购终于落定。
据中国固废网获悉,菲达环保控股股东为杭钢集团,此次菲达环保从控股股东手中购买紫光环保,也是其控股股东杭钢集团对国资企业内部环保资源的优化和重组。收购前,菲达环保主营业务为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的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除尘器、烟气脱硫设备、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设备及相关配套件等;收购完成后,菲达环保的主营业务将新增污水处理及相关运营服务,菲达环保主营业务板块将更加丰富,水、气、固等环保领域的布局将更加完善。
据杭钢集团官网消息,节能环保产业是杭钢集团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柱,杭钢集团定位为浙江省生态环保产业投融资运营主平台,重点发挥生态环保项目开发投资主体、生态环保产业孵化运营主体、生态环保综合服务主体三大主体功能。
从上述杭钢集团官网定位中可以看出,生态环保领域已经是杭钢集团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实际上,杭钢集团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布局已超二十年。
目前,杭钢集团旗下环保领域的公司主要有浙江省环保集团、温州杭钢水务有限公司以及上市公司菲达环保等。(相关阅读:成立六年,浙江省环保集团迎来新掌舵人 未来将如何发展?)
为进一步实现杭钢集团下属环保板块之间的业务协同,7月8日,浙江省环保集团召开杭钢集团环保产业板块市场协同的首次会议。发挥浙江省环保集团、菲达环保、紫光环保等企业的力量,也将进一步完善杭钢集团在环境领域产业链,并实现共赢。
3. 内蒙古:包钢集团借混改,落地包钢节能环保产业
6月15日,包钢集团节能环保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包钢节能环保产业的平台企业,今年4月通过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采用增资扩股同步股权转让的方式,公开引进两家战略投资方,形成由北方稀土持股41%、中航泰达持股 34%、五矿金通持股 20%、包钢股份持股5%的股权结构,优化了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实现了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发展活力、市场竞争力和利润贡献力。(相关阅读:混改成功!包钢节能环保产业重要载体落地)。
4.安徽:海螺系上市后再收购,环保业务难分家
今年安徽省地方国资通过收并购强化环保布局的企业要以海螺系为代表,表现出了对环保市场的大力投入与支持。
据企查查获悉,安徽省国资委通过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海螺集团51%股权,为控股股东,港股上市公司中国海创控股(香港)有限公司通过芜湖海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持有海螺集团49%股权,为参股股东。
海螺集团旗下港股公司海螺创业,3月30日,分拆海螺环保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6月3日,海螺水泥发布公告称,为加强资源整合及产业融合,海螺水泥拟对海螺环保进行控股收购,以巩固海螺水泥作为海螺环保第一大股东的基础,并最终通过委任海螺环保董事会大部分董事,实现对海螺环保的控制和并表。
5.山东:多家国资企业大力布局环保,资源瓜分竞争激烈
实际上,今年山东环保集团以山东地方政府和水发集团为主进行资源整合、打造省级环保平台,与上述国资企业在环保领域的收并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国资企业竞夺环保资源这一现象,在山东尤为激烈,省级环保平台在上半年尾声成立,注册资金40亿声势浩大。(相关阅读:重磅!山东省环保集团正式成立,注册资本40亿)
在山东省环保集团尚未正式成立前,中国固废网就曾对山东环保资源进行梳理,发现山东水发集团、山东高速集团、山东能源集团、鲁信集团、华鲁集团、山东国投等多个国有企业均在不同层面布局环保(相关阅读:山高速、山发展、山能源、水发…山东省级环保平台归哪家?)。其中,山高金融在今年上半年以强势收并购姿态,出资38亿收购北清环能43.45%的股权,布局餐厨废垃圾资源化利用市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作为被收购方的北清环能于4月,斥资2.6亿收购四川健骑士,拓展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6.江西:洪城环境收购控股股东旗下三家子公司,消除同业竞争
洪城环境作为江西国资委下属上市公司于今年4月,共斥资超3.9亿,收购蓝天碧水、安义水司、扬子洲水厂资产三家公司,以解决控股股东水业集团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达到资产优化目的。
综合来看,上半年各地的地方国资企业在环保领域投入力度明显加大,环保资源的整合也多是通过收并购方式重组和布局。除上文提到的浙江、四川、河北、安徽等地外,江苏省环保集团于今年上半年变更股东,汇鸿集团退出,江苏省国金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入,实现内部资源重组和优化。(相关阅读:定了!江苏省环保集团股东调整落地 汇鸿集团正式退出)
自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以来,国有资本正在加快推进改革,近两年以地方环保集团为主的国资环保势力也是地方国有资本重组发展的表现之一,上述地方国资上市环保企业收并购的最终目的也是通过收并购完成地方环保资源的重组、优化,以雁阵效应加速地方生态环保、双碳等目标的快速达成。
今年以来,多个省份国资上市企业布局环保市场的动作频繁,这也表明,在经历了央企国企扎推进入环保领域的阶段后,这些央企、国企力量如何更好的根据环保行业的特点,深化布局环保市场,融合环保行业,已经成为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对此,E20环境平台产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王新平博士表示,省级国资围绕上市企业平台布局环保市场,一般以产业链延伸、环保业务有限多元化为主,同时逐渐升级环保细分领域的技术能力,实现存量资产间接上市、新增项目募集资金的产业整合目标。
收并购主流目的——优化or延伸
在历年上市环保企业收并购的盘点中,不乏通过收并购优化产业市场配置(如通过剥离业务实现布局优化)或者通过收并购延伸企业环保产业链的案例,就企业角度出发,无论是某项业务的剥离还是相关产业链的延伸或者优化,都是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优化企业资产结构为核心而动作的。
1.优化,淘金热不再,聚焦主战场
今年和以往的海外淘金热有所不同,在连续三年疫情影响下,环保企业不再是主动跨出去,海外收并购投资逐渐趋于保守和理性,也有部分企业通过转让海外投资公司股权,来优化海外市场布局,强化国内市场。如4月,首创环保发布公告,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孙公司首创环境控股有限公司之控股子公司 BCG NZ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卖方”)拟转让所持有的 Beijing Capital Group NZ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标的公司”)的 100%股权。卖方通过非公开的多方比选竞标流程确定最终买方,买方为 Tui Bidco Limited,标的公司的企业价值为19亿新西兰元。据公告显示,新西兰固废处理业务自收购以来已充分贡献了其协同价值,此次交易可改善首创环保现金流,获得投资收益,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融资和资金成本,更加稳健可持续;此外,国内环保市场空间广阔,为优化资源配置,聚焦国内环保市场,交易完成后,可将其相关资源重新集中于境内固废领域业务,提升首创环保的核心竞争力。
据中国固废网观测,今年也尚未出现国内上市环保企业主动出击收购海外环保领域公司的案例,但相对来讲,国内环保企业赴海外的项目投资并没有减少,今年上半年多家环保企业均在海外市场有项目入账,更加强化在海外的项目运营竞争力。针对这种现象王新平表示一方面并购海外存量资产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整合风险较大;另一方面我国大型环保企业已经具备走出去的技术水平和运营管理能力,新建海外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可以有效降低项目投资风险。
转让海外投资公司股权是环保企业优化产业结构的一种。而从环保行业内外角度分析,也有环保企业在跨入其他领域后,又回归主营业务、聚焦主战场的现象。如申欣环保挂牌出让盛达宏建设60%股权,剥离建筑属性业务,聚焦环保。
2.延伸,壮大更多发展曲线
今年上半年大气治理、固废、水等领域企业都从不同方向发力,借助收并购延长企业产业链或形成业务协同效应,打造主营业务之外的发展曲线。
就大气治理的企业来看,如今年5月,清新环境斥资4.85亿元收购宣城富旺57%股权,通过此次收购清新环境将进一步扩大危废资源化领域业务的处置规模,拓展深度资源化业务。据了解,从火电烟气治理起步的清新环境,近年来不断拓展发展曲线,而这些拓展均有收并购的动作。去年,清新环境取得深水咨询55%的股权,布局大湾区正式启航;7月,清新环境成功并购国润水务,进一步开拓西南地区市场......进入水务领域,将有利于清新环境扩大自身在环保领域的业务范围,全方位打造气、水、固协同发展全要素平台。2020年,清新环境正式进军危废处置领域,开始在这个领域大刀阔斧的布局,今年上半年,清新环境的相关收并购也能看出这一趋势,这也将利于其延伸细分领域业务链,增强盈利能力及危废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就固废领域的企业来看,如今年1月,合景悠活斥资1.65亿收购广东特丽洁50%股权,据悉标的公司是是全国首批特级环卫企业,亦是广东省首批七家特级环卫服务等级企业之一,目标公司深耕大湾区。合景悠活此次收购旨在拓宽业务版图的同时,进一步与企业目前业务产生协同效应,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就水处理领域的企业来看,如洪城环境在今年上半年,正式以9.44亿价格收购鼎元生态全部股权,收购完成后洪城环境业务范围将在原有的“供水+污水处理+燃气+工程”核心业务基础上,新增固废处理业务,由传统水务处理逐渐延伸至以生态环境为核心的城市综合环境治理服务。
新趋势——公司ESG竞争力的较量,催化跨界并购
2021年6月28日,中国证监会网站发布了修订后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格式准则》,将与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有关内容统一整合至“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在《准则》修正后,披露ESG报告成为上市公司对投资方信息披露的重要部分,例如首创、瀚蓝等多家企业先后披露ESG报告。
所谓“ESG”,E代表Environmental(环境),S代表Social(社会),G代表Governance(治理),是一种关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绩效,新的价值理念和评价体系。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ESG为整合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责任提供了一个综合框架,传递追求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发展观,高度契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诉求。
从我国社会和环境角度出发,ESG报告的披露能够敦促上市企业尽快完成减碳目标,摸索不同行业碳减排方案。
从ESG报告对资本市场作用角度出发,一份评级成绩达到“A”以上的ESG报告,意味着披露信息能够让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信息可视化、透明化,能够借助充分的信号传递解决投资者逆向选择,增强投资者对企业信心,进而减少筹资成本增加利润。反过来,如果一份评级“C”以下的ESG报告,将也会在资本市场落得乏人问津的局面。
正因ESG报告在资本市场颇为“厉害”,提升ESG评级成为众多上市企业在另一个赛道的角逐之战。
如果不再将ESG报告评级结果导向只着眼在企业本身,而是跳转出来,就能发现环保行业企业在ESG报告披露中占据的天然优势。E20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傅涛指出环保行业已经从末端的环保上升为绿色、低碳和循环。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该政策让环境产业在生态文明之下深入到绿色产业中,深入到二、三产业未来的资源综合利用中,也深入到低碳减排中去。(相关阅读:傅涛:用高质量重新定义垃圾处理)
“绿色、低碳和循环”作为环保行业的天然使命和ESG报告披露初衷不谋而合,由此也能判断企业ESG竞争力在未来市场较量中的重要地位。今年上半年,一些跨界收并购案例就凸显了环保企业加持对企业ESG竞争力的积极影响。
如5月,龙净环保、紫金矿业双双公告,紫金矿业拟作价17.34亿元拿下龙净环保15.02%股权;同时,以表决权委托及公司治理安排等方式拿下ST龙净控制权。
对于本次拿下控制权,紫金矿业表示,龙净环保的除尘及脱硫烟气治理、工业废水及植被修复技术等领域与公司矿山、冶炼板块的环保治理业务产生协同效应;现有带式输送、气力输送以及微雾抑尘等方面与公司合作前景广阔;龙净环保长期从事能源领域的技术攻关,拥有优秀的装备制造能力,可弥补公司在装备制造方面的技术不足。
紫金矿业此次对龙净环保的收购,无疑将会进一步提升公司ESG竞争力,加快推进低碳转型。2022年3月,紫金矿业发布了2021年度ESG报告,报告显示,紫金矿业2021年单位碳排放量为每万元销售收入0.32吨二氧化碳,同比下降了9.5%;在推进国际绿色矿山建设的同时,紫金矿业利用矿山周边的资源,积极推进光伏、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开发,2021年清洁电力发电量换算为二氧化碳减排可达到11.63万吨,相当于种植树木63442棵。
目前,紫金矿业在全球范围内ESG评级表现良好。在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查询,紫金矿业在国内多家评级机构的表现优秀,盟浪A+,中诚信AA,华测A。国外机构中,路孚特58.1(B-),富时罗素2.4,也均为行业平均水平。收购龙净环保无疑将增强紫金矿业的低碳转型能力,提升气候变化风险的应对能力。
在今年2月出版的《技术预测与社会变革》(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欧洲高等管理学院发表了一篇名为《并购活动是提高ESG绩效的驱动力》(M&A activity as a driver for better ESG performance)的论文,对2002年至2020年期间在41个国家和12个经济部门成功参与3941笔并购交易的大型公司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并购之后,公司在ESG方面往往表现得更好,且越来越多地从事有社会责任的企业行为。
对于今年环保收并购市场中出现的这种现象,E20环境平台产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王新平博士表示,绿色低碳生产方式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ESG绩效表明企业投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突出以企业治理责任为基础,增强企业与环境相容程度、企业与社会相融程度,除了企业经济主体属性,增强了企业主体的环境属性、社会属性,通过主动降低企业经营的外部风险,来提升企业长期投资绩效。
未来是否会出现更多其他行业企业,以提升ESG评级为目标,收购环保企业,尚不能知晓,中国固废网将对这一现象进行持续关注~
延续现象之环保企业纷纷跨界新能源
中国固废网观察到,自去年起,就出现多起新能源的跨界收并购案例,今年这一现象仍在延续,前文中已述川能动力频繁布局新能源此处不表。
金圆股份于今年3月、6月先后两次分别布局新能源,先是花费0.2亿收购瓯鹏科技,其后收购阿里锂源未持股49%股份,试图将新能源作为业务战略转型发力点。为更进一步实现业务转型,将业务重心放置到新能源中,3月以19.04亿价格出售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100%股权,剥离水泥业务。
除去金圆股份这种,为布局新能源,频繁买卖,大动作不断的企业外,如天域生态、中创环保、深圳新中水等均以不同程度的收购为主,布局新能源。
中国固废网曾发布的《OMG!今年这些企业都纷纷布局新能源了》中就指出陆续已有7家环保企业布局新能源,在今年上半年收并购领域也呈现出该种趋势,其实并不意外。
环保企业技术优势不容小觑,据公开消息显示,青海锂业、五矿盐湖、金海锂业、锦泰锂业、藏格锂业、捌仟措盐湖等相关项目工艺包中均使用了电渗析浓缩技术。站在C位的电渗析技术是盐湖提锂系统浓缩工艺段的重要分离技术,该项技术也是环保污水处理领域以“废水处理零排放”著称的技术之一。正因技术上存在的相对优势,新能源市场大热环境中环保和新能源的组合显得十分合理。
除去上述案例之外,每年收并购案例中都不乏主动出击,寻求合作方的企业,今年也不例外。北京环卫集团所属京外业务平台北京环境有限公司今年4月发布增资公告,7月6日完成增资,引入北京京国创蓝天股权投资基金中心、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6家公司,共募集资金27.6亿元。
从上述2022年上半年环保收并购趋势中,也能够看出未来环保产业在资产部署、资源分配中或将呈现出上述趋势,这些趋势从行业角度来看,具有以下特性:
1、环保产业并购更加侧重于产业链延伸、业务协同;
2、环保产业与产业融合程度加深,例如特定产业+环保,环保+新能源;
3、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型为环保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并购整合空间;
4、ESG绩效成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要素之一。
环保企业收并购布局的目的之一是优化企业资产,资本兼并2.0时代下,“资本--科技—产业”高质量循环下,“优质资产”如何被重新定义?锁定E20环境平台于8月2日-3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聚英厅举办“2022(第二十届)水业战略论坛”,详细内容也将陆续为您一一揭晓,请时刻关注E20水网固废网发布的信息~
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