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重庆市市长唐良智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18年重庆生态环境取得了哪些成绩?2019年又会定下怎样的“目标”?
2018工作回顾
2018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基本消除主城区黑臭水体,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总体为优,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16天、同比增加13天,PM2.5平均浓度下降11.1%。
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环境质量实现新改善。
认真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4万平方公里,营造林640万亩,岩溶石漠化、水土流失和消落区治理取得新成效,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8%。
深入开展自然保护区大排查大整治,“四山”综合整治扎实推进,缙云山、水磨溪、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等自然保护区专项治理初见成效。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等改革,建成大气、水大数据监管平台,环境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9工作安排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五大环保行动,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和中办二次回访反馈问题整改,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落实河长制,加强水源地保护,狠抓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标和管网配套,强化码头船舶污染防治,严惩超标排放、偷排偷放等行为。
打好蓝天保卫战,重点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抓好施工、道路等扬尘管控,加强餐饮油烟、烟花爆竹燃放等专项治理。
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摸底调查,强化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完善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
持续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学好用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深入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成营造林600万亩以上,推动500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
加快国家重点省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实施三峡库区消落区治理。
推进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加快建设生物多样性示范区。
彻底清理整治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和农地非农化问题,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绿色产业,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培育绿色低碳新增长点。
推行绿色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深化生态监管体制改革
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体制改革,建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体系。
严格执行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污染源管理体系。
落实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强化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让生态红线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