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环保产业很热又很重要,肯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然而,在日前举行的“2017年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政策专家骆建华的一句调侃,却折射了目前中国环保产业的尴尬地位。
骆建华说:
“我想区别支柱产业和非支柱产业,很简单的一个标志,就比如文总(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到这儿来,大家知道他叫文一波,出了这个门不知道了;但如果是王健林,他只要走到大街上,谁都知道他是王健林。所以,有一天文一波变成了王健林,可能环保产业就变成支柱性产业了。”
这几年,大气、水体、土壤污染三大战役同时打响,环保产业的机遇可谓千载难逢,但现实情况还难以让业界欢呼雀跃。在这次的高峰论坛上,几位环保产业界有影响的专家、企业家为产业未来发展把脉,期待环保产业早日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大咖们都支了哪些招?对业界有哪些启示?麻辣财经为您做了详细的梳理。
1、去年产业规模1.5万亿,企业单个体量过小让支柱地位打折
早在2013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就提出,到 2015 年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前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也指出:“我国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什么叫支柱产业?一般有两种观点,一是产业产值达到GDP的2%,另一种说法是GDP的5%,就可以作为支柱产业。去年,我国GDP突破74万亿,按照2%计算,产值应该在1.5万亿左右。
去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意见指出,要推进“绿色环保产业不断增长,产值年均增长 15%以上。到 2020 年,环保产业产值超过 2.8万亿元”。
以2.8万亿这个数字回推,2016年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应该已经接近1.5万亿元。按照这个数字,环保产业绝对够得上“支柱产业”。而早几年发布的《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曾提出,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这里的节能环保产业概念更为广义,外延也更大。
在产业总产值之外,看一个产业是否足够壮大,还要看产业中单个企业的产值。发改委在文件中明确,到2020年,要“培育 50 家以上产值过百亿的环保企业”,也表明了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带动和影响作用。从去年的情况看,城投控股、光大国际、亿利洁能、三聚环保、启迪桑德等业内著名的上市公司,还没有一家产值能够达到百亿规模,72家著名环保公司总营收只有不到1700亿元。而同期,世界五百强企业、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的营收已达239亿欧元,相当于1800亿人民币的规模。
骆建华表示:
当前,环保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企业的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不够;行业技术储备不够;人才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束缚着产业发展的步伐。龙头企业缺乏,让环保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打了折扣。
2、产业健康发展呼唤政策扶植和有序竞争
大规模的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全国各地都在努力提升环境质量,可以说,环保产业赶上了最好的发展时机。据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测算,“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将达到17万亿元,是“十二五”的3倍以上,环保产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然而,环保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环保产业最大的特点是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社会效益比经济效益要求更高,因此环保产业对政策依赖性极强。
“在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节能环保行业理应成为国家绿色发展的支柱,或者是一个支撑。” 瀚蓝环境总裁金铎认为,环保产业偏重政策驱动型,因此,促进产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首先,必须通过提高环保标准和严格执法,倒逼出来环保产业的市场空间。其次,在“倒逼”的同时,对节能环保方面表现优异的企业,政府要给予优惠,这样才能促进整个生产环节的绿色化。
近年来,环保产业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低价竞争导致企业利润率大幅下降,进而在治理环节偷工减料,不少环境治理企业甚至沦为集中排污地,令公众极端愤慨。已在业内摸爬滚打了近30年的金州环境集团董事长蒋超对此颇为感慨,他认为,国内环保产业竞争的无序,既损害环境企业本身的利益,也损害了公众利益。
对此,金铎认为:
从目前情况看,我们的政策环境还不完备,市场秩序不够健全,无论是公平的竞争体系,还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都有待完善。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大规模投入技术创新的意愿不强,导致企业长期发展动力不足。因此,要想让中国环保企业成为威立雅或者是苏伊士,还需要政府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系统性规划。
环保企业如何借助国家战略做大做强?锦江环境董事长王元珞现身说法,自己的企业一方面紧贴国内需求,同时,跟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一路走过来的跌打滚爬,积累了很多商业模式,企业也能面对严格的环境标准,这都让我们具备走出去的能力和条件。”
3、欲成支柱,环保产业须从污染治理行业变成环境产业
“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还不敢说环保产业是支柱型的,目前对产业作用的评判可能高了一点。”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是业内著名专家,他的判断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他表示:
按照预判,我国大面积传统型的污染问题有可能到2030年前后解决。因此,这些年还有很大的治理空间,也就是传统环保产业的发展空间。但是,环保产业若要成为一种支柱产业,就需要向上游延伸,将环保产业从污染治理行业变成环境产业。
那么,如何成为支柱产业?吴舜泽给出了融合、作为、创新、做强四点建议:
环保产业一定要从末端治理向前端走,向绿色产业走,往绿色产品,消费型产品这样的方向走,不仅发展空间博大,也是支柱化的方向。
目前环保产业还是政策驱动市场,但如果一个产业是政策驱动,那永远成不了支柱产业。所以,产业发展还要靠企业家有所作为。
环保产业自身回报价值很难建立,没有新的模式,新的技术,产业很难获得更大收益。
没有强的企业,就谈不上支柱产业。如果产业老怕资本这一“野蛮人”撬门,这个产业肯定是不成熟的。将资本与企业现有实力整合成一个有机主体,是成为一个强的企业的必经途径。“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融、为、新、强,我相信这个行业是肯定是支柱产业,大家就都能发财。”吴舜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