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一个随着流域污染治理而诞生的治水制度。总的来说,河长制就是,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河长的主要任务包括6个方面,业内人士认为,推进河长制应努力做到“和、合、活”。
河长制的发展历程及概念
1983年,中国还有大约5万条河流。2013年,根据中国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其中的2.8万条河流不见了。
2007年5月,无锡市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水源恶化。河道久无清淤、企业违法排污、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无锡市的“河长制”开始萌芽了。
2008年,江苏省政府决定在太湖流域借鉴和推广无锡首创的“河长制”。之后,江苏全省15条主要入湖河流已全面实行“双河长制”。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推行河长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自此,河长制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了。
河长制,即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河长制”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 加强水资源保护,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三条红线”;
二是 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严禁侵占河道、围垦湖泊;
三是 加强水污染防治,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排查入河湖污染源,优化入河排污口布局;
四是 加强水环境治理,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实现河湖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
五是 加强水生态修复,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强化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
六是 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
河长制的概念整明白了,那么,应该如何实施河长制呢?推进河长制要树立三种思维:要进一步推进河长制,应努力做到“和、合、活”。
要有平和的心态。河流污染对群众影响很大,治理刻不容缓。但是,看你家门前的河就知道了,河流治理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所以,河长门应摒弃急功近利的政绩观,现在已不是造假数据说话的时代了,不然,某省的GDP能掉那么厉害?!少做表面文章,要平心静气地研究水体污染的根源,分门别类列出治河对策,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稳步加以推进。
要有合作的理念。治河不能仅靠地方各级河长努力,需要多个区域、多个部门和公众的参与和支持。治河责任单位之间要精诚协作,不能互相推诿。流域上下游之间要互通信息,建立沟通机制。各方要将河流治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要寻求最大的治水公约数,让河流治理取得最佳效果。
要有灵活的举措。不同的河流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也应当采取不同的治河策略,做到“一河一策”,对症下药。凡是不利于水环境保护的项目,该拆的拆,改关的关,最终达到水质改善群众满意的目的。在治理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治河第三方管理、投资等创新模式,各自发挥所长。
国内外的经验与做法
莱茵河和墨累—达令流域的河流治理经验,一直是国际学习与推广的成功案例。他们通过制度的建立,立法的完善,采用各负其责,共同参与的方式,达到了跨流域、跨行政区河流治理的成功目标。
无锡市采取的办法一是下发控制目标及考核办法,明确制度和责任;二是截污治污,产业结构转变。2007年,无锡市一举关闭化工生产企业达775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逐渐提高,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累计突破1000家,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形成倒逼机制。“河长制”实施后的成效显著,据2008年10月监测显示,全市79个重点考核断面的水质明显好转,达标率为74.7%,与2007年实施“河长制”起始月份相比,达标率提升50%。
云南昆明、安徽肥西、杭州、烟台等县市也先后通过推行“河长制”,开展流域保护。他们做法一是建立完善制度,建立“河长”、“段长”制,分段监督、管理、考核、问责,有的地方还树立了河长牌、建立了河长观察台等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大力整治入湖河道,积极开展巡查制度,全面推进畜禽禁养,有的地方还招聘了民间河长,随时关注与监督河湖情况。以上及各县市在“河长制”的实施过程中,均取得了明显效果,河道乱采乱挖、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现象明显减少,河道秩序明显好转,河道及水源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